寧夏回族自治區
制度探索與數字化建設雙向推進的寧夏國土空間用途管制體系實踐
- 用途管制制度探索
- 用途管制監管應用
寧夏回族自治區統一國土空間用途管制體系建設項目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推進“四色產業”經濟發展為導向,聚焦寧夏耕地“非農化”“非糧化”等突出問題,從制度與技術雙視角切入,同步推進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探索與信息化落實工作。
-
三大空間全域覆蓋,構建寧夏特色制度框架
以國土空間規劃為依據,基于寧夏實際情況,完善統一國土空間用途轉用許可制度。生態空間研究著重于準入正面清單管理規則的細化;農業空間研究重點聚焦各類農用地類型的管制規則探索與耕地“進出平衡”實施意見制定;城鎮空間研究專注于城鎮開發邊界內外建設空間用途差異化管控分級傳導機制構建,引導土地要素向優勢地區、重點產業集聚。同時探索建立用途管制糾錯退出機制,增強黃河流域生態綠色發展活力。
-
區分管制規則程度,強化分級清單導則式管制
以清單機制為依托,探索國土空間不同用途分區和地類管控規則,明確不同地類管制級別,建立寧夏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規則標準化清單。通過在項目謀劃階段植入數字化用途管制管控規則,實現正負面清單檢測等功能應用,為后續項目預審、許可審批等環節提供技術支撐,從源頭嚴格把控區域準入。
-寧夏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監管系統截圖-
-
業務與監管聯動,形成用途管制監管全程貫通
通過梳理用途管制的業務鏈條、明晰用途管制指標管控體系、劃分空間準入正負面清單、構建指標化實施監管動態監測體系、整合現有系統數據資源,搭建起覆蓋全域全類型全要素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數字化應用,滿足“計劃指標、空間準入、用途轉用、許可審批、監測預警”的閉環管理。